大本营正式从西京府,搬到京城。

人口也随之涌入京城。

官员,官员家属仆从,商贩,商行,车马行……

随着大本营地搬迁,衣食住行,样样都跟着涌入京城。

这座还在重建中的城池,仿佛一夜间,重现昔日辉煌。

当然……

想要真正重回昔日辉煌,恐怕还得几年时间。

但不妨碍,正在建设中的房屋价格一日一涨。

别说世家豪门派人打探情况,商人巨贾也纷纷亲临现场勘察地皮房屋。

就连小商小贩,也都跟着涌入京城,想着能不能趁着眼下京城人少,燕夫人还没称帝的当口,捡个漏。

以及,当年跟随朝廷,跟随燕云歌逃离京城的那几十万百姓,他们也想回到京城,回到故居。

一时间,京城多了上百倍的掮客。

他们每天堵在城池外,看见眼生的旅客车马,一窝蜂地涌上去,用最热情的态度,最情绪最快速的话语介绍着京城的房产。

……

正是一天午时。

太阳当空照,大家都忙着吃饭,或是吃完饭蹲在树荫下歇息。

这个时候,城门处于一天中最冷清的时刻。

大家都懒洋洋,就连城门吏都坐在城楼内剔牙。

少有人在吃饭的时间赶路,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歇息歇息。

官道上,缓缓驶来一辆马车。

看车,再看那匹老马,城门吏一眼就判断出这就是个普通的富户。

等马车到了城门前,城门吏上前验明身份,确认无误,收取入城税之后,挥挥手放行。

马车内,已经年过半百的苏老板,痴痴地望着前方,望着重建中的京城,止不住的泪流满面。

没错……

马车里面坐着的人,正是当年在京城金银坊,同南北杂碎汤一号店打对门的苏记酱菜铺老板,苏老板。

后来京城城破,苏老板听取了计平的建议,放弃京城祖业,跟随燕云歌前往平阳郡,一切重头开始。

他在平阳郡最先做的是苏记粮油铺生意,靠着同计平一点街坊关系,搭上南北商行,生意是越做越红火。

如今的苏老板,大家都要客气的称呼一声苏老爷。

他的苏记粮油铺,已经开到了二十家分店,俨然成为叫得出名号的粮商。

如今……

他老了,精力不足。

家里的生意,大部分都交给长子经营。

这些年,他多次庆幸,这一生做对了三件事。

第一件事:跟随燕云歌南下。

第二件事:重新振作开粮油铺。

第三件事:送孩子去读书。

尤其是最后一件事,令他最为满意。

读过书同没有读过书,差距是明显的。

关系人脉,结交的朋友明显不是一个层次。

长子读书继承家业,家业才开始腾飞。

这一次上京城,长子不放心,跟着一起来。

父子二人又是乘船,又是购买马车,千里迢迢终于从平阳郡赶到了京城。

苏老板看着陌生又熟悉的京城,激动不已。

“老大,还记得咱们家的祖宅在哪里吗?”

“儿子记得。”

苏平安,苏家长子,长得普普通通,看着忠厚老实,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。

苏老板很是感慨,“离开京城南下,没多久就听说乌恒火烧京城,整个城池化为一片灰烬。

那个时候,心头那个绝望啊,真的没想到有生之年还有回到京城的一天。

那时候你还小,才认识几个字……也不知道那些事情,你还记不记得。”

“那么大的事情,儿子当然不会忘记。儿子还记得,小时候经常帮忙看铺子,记忆里家中常年充斥着一股酱菜味道。以至于,这些年儿子从不肯吃酱菜。”

苏老板闻言,哈哈一笑。

“小时候你爱吃酱菜,后来吃得多,胃给吃伤了。自那以后,说什么你也不肯吃酱菜。”

“幸亏后来开了粮油铺,不用天天闻着酱菜味道。”

说起记忆中酱菜的味道,苏平安心头还一阵阵难受,反复那股熟悉又令人厌烦的味道又回来了。

心头不好受。

他喃喃自语,“犹记得南北杂货铺的酱菜味道还不错,就是咸了点。反正,后来吃伤了,家里的,外面的,只要是酱菜,闻到那股味道,就没了食欲。”

苏老板却说道:“你要记住,我们苏家,祖辈上就是靠一手酱菜手艺发家的。几代人的积攒,才有了当初在金银坊的祖业。没想到,乌恒一来,全都毁了。幸亏有燕夫人,咱们又打了回来。”

苏平安说道:“这回我们将祖宅地基买下来,自己建房子。爹,你想怎么建就怎么建。买祖宅地基的钱,儿子还是拿的出来。”

苏老板心潮澎湃。

是的,这回他们父子一起上京城,就是为了买回当年的祖宅地基。

如果京城没有收回来,还在刘氏家族的手中,苏老板不会对京城的祖宅念念不忘。

那就是一个遗憾,所有人的遗憾,可以接受。

然而……

当京城落到了燕夫人的手中,原本一颗平静的心,开始蠢蠢欲动。

一旦开始行动,再也遏制不住对京城的思念。

人在平阳郡,每天都通过南来北往的客商,或是报纸,或是衙门消息,打听京城的动静。

一听说京城开始卖房,而且房子紧俏,天天涨价,他再也按耐不住。